“明明签了电子合同,说合影不成全额退款,怎么就联系不上了?”2024年8月,粉丝小赵(化名)对着手机屏幕急得团团转。花大价钱购买的明星专属合影名额终究成了一场空欢喜,而这背后,是一个专门瞄准追星族的诈骗团伙精心布下的陷阱。
2024年7月起,犯罪嫌疑人李某豪伙同贺某康、杨某云(均另案处理)等人盯上了追星族的圆梦心理。他们先在社交和交易平台发布广告,自称票务中心工作人员,虚构“能通过内部关系协调明星演唱会期间合影、签名”等服务,诱使被害人添加微信详谈。
抱着圆追星梦的期待,小赵添加了对方微信。对方发来的工作证照片和以往合影成功的案例让她渐渐放下戒心,双方商定以3.8万元的价格购买合影名额。李某豪特意通过微信小程序腾讯电子签与小赵签订合同,承诺“若合影不成全额退款”。看着规范的电子签名和合同编号,小赵毫不犹豫转了款。
可约定的“合影日”过后,对方却开始推脱:“明星行程临时调整”“后台安保升级”“正在协调补拍”……直到9月初,对方微信再也不回,小赵才意识到被骗。而此时,和她有同样遭遇的,还有来自全国多地的12名粉丝。
这一切的操盘者,正是李某豪、贺某康等人,2024年7月至8月,他们在小红书、闲鱼等平台广撒网,用“明星合影”为诱饵,以“电子合同”作担保,先后骗取13名被害人共计48.293万元。那些看似正规的合同,不过是他们骗取信任的工具;承诺的全额退款,从一开始就是空头支票。
2024年9月,李某豪因涉嫌诈骗罪被遂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,同年11月被批准逮捕。2025年1月2日,案件移送遂平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。
电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?13名被害人的损失如何核实?自首、退赃等情节是否成立?受理案件后,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梳理核心问题,组建办案组开展细致审查证据。
检察官通过提审李某豪,结合微信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电子合同等电子数据,逐一核实每笔诈骗事实。从发布虚假广告“引流”,到用“话术”稳住被害人,再到拒不退款失联,完整还原了诈骗全链条。针对“电子合同”这一关键证据,检察官核查了合同签订流程,确认其仅是李某豪等人虚构事实的“道具”,不具有真实履约基础。
同时,检察官重点审查了李某豪的量刑情节。案发后,他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。“我知道错了,愿意尽最大努力退赔被害人损失。”审查起诉期间,李某豪向检察机关表达悔意。承办检察官向其详细解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告知自首、退赃退赔对量刑的影响,推动其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。
“该案办理过程中,我们坚持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同时注重通过释法说理引导被告人悔罪,最大限度为被害人挽回损失。”承办检察官说。
2025年2月13日,遂平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李某豪提起公诉。2025年2月28日,遂平县人民法院判决李某豪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三万元,同时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。
追星本是热爱,千万别让这份热爱被骗子利用。承办检察官结合此案发出三点提示:
一是警惕特殊渠道信息:明星合影、签名等近距离接触机会通常由官方严格管控,切勿轻信社交平台上“内部人员”“特殊渠道”等模糊表述的承诺。
二是合同条款要留心:即使对方提供合同,也要仔细核实签约主体资质,明确“退款条件”“违约责任”等细节,避免陷入“签了合同也难退款”的困境。
三是遇骗及时报公安:当对方以“行程变动”“流程审批”等理由推脱时,及时要求退款并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一旦发现钱款被骗、对方失联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切勿抱有“再等等”的侥幸心理。
追星路上,理性为盾,法律为光,守护好自己的钱包与热情,才是对偶像与自己的双重负责。检察机关将持续严惩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用司法守护每一份真诚的热爱。
驻马店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1024*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.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
备案号:豫ICP备1602500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