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网站,今天是:
从“迟到少年”到“守时榜样”的成长
来源:新蔡县检察院检察院 发布时间:2025-05-30


2025年5月30日,新蔡县人民检察院的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温暖。未成年人小刘(化名)站在众人面前,声音有些颤抖却充满真诚:“在考察期间,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,在检察官和社工老师的帮助下参与了志愿服务,还听了很多红色故事,都让我很有感触。现在我知道了打架的危害,也学会了控制情绪,以后绝不会再犯了。”这番话,为小刘6个月的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  

时间回溯到2024年7月,当时16岁的小刘因为所谓的“兄弟义气”,卷入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,人生轨迹偏离正轨。新蔡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,经过细致审查,考虑到小刘系初犯,且具有悔罪表现,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,并设置了6个月的考察期。  

考察初期的小刘却让社工颇为头疼。第一次参加帮教活动时,小刘迟到了整整三个小时,嘴里还叼着棒棒糖,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。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当即对小刘进行了严肃训诫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次训诫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——事后社工与其奶奶沟通时得知,小刘回家后因为自己的表现痛哭了一场,小刘也主动写下了认错书。

从第二次活动开始,小刘像变了个人似的,不仅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检察院,而且在后续的每一次帮教中都坚持早到20分钟,还会督促其他的青少年准时参加活动。

司法社工为小刘量身定制了系统的帮教方案:通过讲座、游戏等形式强化法律意识;组织参观红色文化展览馆等,培养家国情怀;开展情绪管理训练,帮助他学会理性处理矛盾。同时,社工还定期与小刘的家长沟通,建立起家庭监督机制。

仪式上,检察官宣读《不起诉决定书》,郑重宣告小刘圆满通过考察期。“这一年你从‘迟到少年’成长为‘守时榜样’,证明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力量。”检察官在训诫教育中既剖析其过往错误,更叮嘱其珍惜机会:“今天不是终点,而是遵纪守法人生的起点。”

如今的小刘在司法社工的专业指导下,已明确将厨师作为职业发展方向,即将启程前往北京开启学艺之路。这场特殊的宣告仪式,不仅见证了一个迷途少年的蜕变重生,更是检察机关践行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方针的生动写照。检察官表示,未来将继续联合司法社工,对小刘进行跟踪回访,持续巩固帮教成果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司法保护屏障。

驻马店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
建议使用1024*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.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

备案号:豫ICP备1602500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