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网站,今天是:
【以案释法】警惕假借“银行”名义的“高息过桥”陷阱
来源:泌阳县检察院 发布时间:2025-08-26

“我这边和银行合作,专门做‘过桥贷款’,你把钱放进来,每天几百甚至上千的利息稳稳到手!”当有朋友这样告诉你,甚至还提到“银行合作”“内部渠道”时,你是否瞬间心动,觉得既安全又有高回报?当心,这极有可能是一场“精心策划”的骗局!

近期,泌阳县人民检察院办理多起假借与银行合作的名义实施的“高息过桥”诈骗案。骗子们打“亲情牌”“友情牌”的同时,还会披上“银行合作”的外衣,让受害人误以为资金有保障,最终导致受害人血本无归。

什么是“高息过桥”诈骗

“过桥资金”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方式,指企业或个人在临时周转困难时,通过第三方短期借款偿还到期贷款并再次借贷,待资金到位后立即向第三方还款并支付较高利息。正因它“周期短、利息高”的特点,也被不少骗子盯上,虚构“银行合作”背景,诱人入局。

案情回顾

禹某某因经营失败负债累累,为填补资金漏洞,他对外声称自己“认识银行的某某,可与银行合作,承接过桥业务”,以每日高额利息为诱饵,拉拢他人投钱。不少受害人一看是“银行合作”,便放松警惕,纷纷掏钱“入股”。而事实上,禹某某并未与任何银行合作,所谓“过桥”根本不存在,骗来的钱全部用于还债和个人挥霍。

这类“借贷型诈骗”通常有三个特征:

1.非法占有故意明显:一开始就没打算还钱,“银行合作”纯属虚构;

2.虚构事实隐瞒真相:打着与银行合作的旗号,制造从事“过桥贷款”的假象;

3.肆意挥霍资金:钱一到手便大肆使用,毫无还款打算。

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上当?首先是觉得“银行”两个字靠谱;其次是利息远高于普通理财,极具诱惑;最后是熟人介绍,心理防线彻底松懈。

检察官提醒:守住这三道关,远离“银行合作”骗局!

守住“信任关”:

哪怕是再亲的朋友、再“铁”的关系,只要提到“银行内部项目”“高息过桥”,一定要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核实!不要因为对方是熟人就不好意思追问。

守住“高息关”:

天上不会掉馅饼,远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,背后一定存在高风险甚至是骗局。

守住“转账关”:

不要向个人账户或所谓“合作周转账户”转账!正规银行业务流程严格,绝不会让资金进入私人账户。

驻马店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
建议使用1024*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.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

备案号:豫ICP备1602500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