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夜的烧烤摊烟火升腾,KTV里的歌声正酣,大排档的碰杯声此起彼伏。几瓶冰啤酒下肚,有人却把“放纵”当“尽兴”,殊不知等来的不是夏夜凉风,而是法律的“醒酒汤”。
今天,我们通过两起真实案例,揭开酒后“放纵”酿成的“苦果”。
案例一:烧烤摊上的“江湖义气”,酒后失控的追悔莫及
某天晚上,马某与朋友一起在烧烤摊吃饭,酒足饭饱后,马某独自一人离开在路边等车时,魏某驾驶一辆轿车经过,马某误以为被魏某车内人员辱骂,遂与魏某车内的孙某和王某进行对骂殴打。王某、孙某下车反击后,马某叫来一起喝酒的张某和鲁某助阵,马某攻击王某,而张某和鲁某围殴孙某,导致孙某轻伤二级,王某轻微伤。马某三人因酒后随意殴打他人,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。
案例二:解暑啤酒变“液体手铐”,一念之差终害己
“就送个朋友,这么近的路……”王某的辩解显得苍白。那晚他在大排档豪饮后,骑着无牌报废摩托车送朋友回家,被查时血液酒精含量高达125.46mg/100ml,最终被判处拘役两个月,罚款五千元。更讽刺的是,这已是他第二次酒驾被抓,上次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吊销了机动车驾驶证。
检察官札记
处在办案一线,我们目睹了太多夏夜饮酒酿成的法律悲剧:
有人觉得“小酌无碍”,三杯入喉便言行失控,滋生事端;
有人盲目自信“车技过人”,酒后踩下油门的瞬间,已涉嫌危险驾驶罪;
更有人抱着“仅此一次”的侥幸心理,却不知法律程序没有“撤回”选项,一旦违法犯罪,必将面临法律制裁。
盛夏提醒:请收好这份法律“醒酒方”
醉酒易引发故意伤害、妨害公务、寻衅滋事、危险驾驶等刑事罪责;如遇冲突请保持克制并报警,切记醉酒驾驶将面临吊销驾照乃至刑罚;严守法律红线,安全重于情谊与侥幸。
驻马店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1024*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.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
备案号:豫ICP备1602500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