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美容美发、健身减肥、餐饮娱乐、汽车养护等多个消费领域预付型消费方式已成行业惯例,各类会员卡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我们在享受会员卡带来的快捷、优惠的同时,更应该警惕潜在的风险。
案情回顾:美容体验变“贷款陷阱”
居民汪某某在泌阳县某购物广场被王某以免费体验为由,将其拉至经营的美容店。在体验的过程中,张某某等人向汪某某推销美容服务,以“全国连锁”“量大从优”“调理身体”“预防疾病”等虚假宣传骗取汪某某信任,诱使汪某某办理大额美容充值卡,其中王某负责宣传导客,张某某等人主导实施欺诈行为。
因汪某某无力支付,张某某等人遂教唆其通过“装修”名义在多个网贷平台贷款,仅3天时间,汪某某便在该美容店办理了12万余元的美容卡。此后,张某某等人谎称“某国际美容院”系其新店,承诺可为汪某某在新店提供“终身美容服务”,但不久后便关门跑路,导致汪某某既无法享受服务,又背负巨额债务。
检察官释法说理:这种行为构成诈骗罪!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构成诈骗罪。本案中,王某(另案处理)、张某某等人以虚假宣传、诱导贷款、闭店跑路等方式实施诈骗,涉案金额高达12万余元。该案提起公诉后,经泌阳县人民法院审理,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。
警醒提示:如何防范预付式消费诈骗?
1.警惕“免费体验”陷阱:天上不会掉馅饼,遇到“免费体验”“超低价优惠”等宣传,务必谨慎。
2.勿轻信大额充值承诺:预付卡消费风险高,尤其是美容、健身等行业,尽量选择小额消费,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。
3.拒绝诱导贷款:若商家怂恿你通过网贷、信用卡等方式支付,极可能是骗局,务必拒绝!
4.保留证据,及时维权:若遭遇欺诈,应保存合同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。
预付式消费诈骗屡见不鲜,广大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,切勿因“优惠”诱惑落入圈套。
驻马店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1024*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.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
备案号:豫ICP备16025001号-2